的红肿,有时候感觉奇痒。
臭虫是以吸食血液为生的寄生虫,怕光,喜群居,常藏匿于衣物、行李、舟车、飞机内,随之散布各处。臭虫怎么消灭生活在人居室及床榻的各种缝隙中,白天藏匿,夜晚活动吸血,行动敏捷,不易捕捉。发育为渐变态,生活史有卵、若虫和成虫3期。若虫和成虫都嗜吸人血。灭臭虫最适温度为32~33℃,到36℃时亦能产卵和孵化,但抗寒性差,只分布在南方诸省往北至湖南衡阳、贵州遵义、四川成都一线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。除臭虫有群居习性,在隐匿处常可见许多臭虫聚集。吸血时通常停留在紧靠人体皮肤的衣被或家具上,成虫每次饱血需10~15分钟;若虫需6~9分钟。臭虫多在夜间,敏捷而机警,可以在宿主不留意下吸取宿主的血液,在吸血时,如人体稍有移动,即停止吸血,爬走而隐藏,臭虫每分钟能爬行1-1.25米。成虫在隐蔽的场所交配后,把卵产在墙壁、床板等缝隙中。通常每次下卵一至数个,总数可达200多个,一年繁殖3代或3代以上。在冬天,臭虫通常停止吸血和产卵。若虫得不到血食,可活30天以上,成虫得不到血食,可活六七个月甚至一年。臭虫主要栖息在住室的床架、帐顶四角、墙壁、天花板、桌、椅、书架、被子褥、草垫、床席等的缝隙和糊墙纸的后面,栖息处所带有许多褐色的粪迹。
人被臭虫叮咬后,痛痒难忍,过敏者被叮咬后有明显的刺激反应,伤口常出现红肿、奇痒,如搔破后往往引起特殊结构:荚膜、鞭毛、菌 毛感染。灭臭虫最适温度是28~29℃,至36℃时即不能繁殖;但对寒冷有较强的抵抗力,能蛰伏度过严冬。故其分布在我国从东北、西北往南直至福建厦门、广西桂林和云南蒙自一线的广大温带地区。若长期被较多臭虫叮咬,还会产生贫血、神经过敏和失眠、虚弱等症状,严重影响健康。此外,臭虫会传播多种疾病,如回归热、麻风、鼠疫、小儿麻痹、结核病、锥虫病、东方疖、黑热病等。
臭虫的防治手段主要有环境防治和物理防治
一、环境防治
环境防治的目的是铲除孳生条件,即整顿室内卫生,清除杂物,对床板、墙壁、棕棚等容易孳生臭虫的缝隙,有臭虫孳生的墙纸必须撕下烧掉。
?
二、物理防治
①人工捕捉:敲击床架、床板、炕席、草垫等,将臭虫震下、处死,或用针、铁丝挑出缝隙中的臭虫,予以杀灭。
②沸水浇烫:臭虫不耐高温,可用开水将虫卵和成虫全部烫死、对有臭虫孳生的床架、床板等用具可搬至室外,用装有沸水的水壶口对准缝隙,缓慢移动浇烫,务必使缝隙处达到高温,以烫死臭虫及其卵,对孳生有臭虫的衣服、蚊帐,可用开水浸泡。灭臭虫最适温度是28~29℃,至36℃时即不能繁殖;但对寒冷有较强的抵抗力,能蛰伏度过严冬。故其分布在我国从东北、西北往南直至福建厦门、广西桂林和云南蒙自一线的广大温带地区。
③太阳曝晒:对不能用开水烫泡的衣物,可放到强烈的太阳光下曝晒1~4小时,并随时翻动,使臭虫因高温晒死或爬出而被杀死。
④防止散布:在有臭虫的居室,对行李家具等物品的迁移,务必严格巡查,并作处理,以防止臭虫的带出、带入而造成播散。?